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关注  > 正文
挖掘办学潜能 激活发展动能 世界独家
来源:东方资讯     时间:2023-04-08 10:13:21

挖掘办学潜能 激活发展动能

——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产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纪实


【资料图】

新校区鸟瞰图

学校志愿者开展骑行活动

学校学生在摩比通讯技术(吉安)有限公司实习□傅京、邓小玲

近日,走进吉州区工业园金樟职业教育园施工现场,各种机械来回穿梭,一派忙碌的景象。总投资约4.2亿元、占地面积248.1亩、建筑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可望于2025年实现整校搬迁入驻。学校建成后,将成为吉安市首批国家级标准化建设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教育教学将站在一个新起点、产学融合将跃上一个新高度。

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江西省中职学校A类(优质)学校。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立足吉安、辐射赣中、面向全国,建设综合性示范中职学校”的定位,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教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招生数量稳中有升。学校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师资建设、信息化建设及评价模式等改革,推动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深度融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现场复核,成为吉安市首个通过复核的学校。去年5月,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度“双师型”教师名单,学校12名教师上榜。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人数占专业教师的57.7%,为提升质量、树立品牌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9月,全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吉安市举行,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对学校创新教育教学,提升办学能力,实现产教融合,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激活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给予充分肯定。

全面加大硬件投入助力发展升级

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71年。2006年,与吉安实验技工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同时开办中专学历教育和技校学历教育。2011年,学校升格为“吉安实验高级技工学校”,成为吉州区唯一一所高级技工学校,开了吉州区举办高级技工学校的先河。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10余亩,现有7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81人,教师196人,具有高、中级职称教师110余名,“双师型”教师54名。建有实验车间4个,实训实验室66个,实验实训场地2.3万多平方米,实验设备总价值2994万多元。

近年来,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教室超容量运转。为满足发展需求,破解发展难题,区委、区政府把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启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征程,为区域内高技能人才培养好、留得住、用得上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建设于2022年3月启动,设计办学规模5000人。据悉,新校区可开设教学班100个,其中技校40个,教室全部安装智慧黑板,通过现代化智慧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同时,设计了2座标准化实训楼,建筑面积约21626平方米,文旅专业酒店实训用房1座,面积约5701.32平方米。各专业均有独立、先进、完善的实训室,能充分满足实训教学需求。学校设计了高标准多功能报告厅,满足会议、培训、演出等需求。设计了风雨球馆、室外标准足球场、标准篮球场、室内外乒乓球场以及健身场所等,充分满足体育教学、师生健身以及各项体育活动需求,形成彰显吉州特色的产教集聚融合发展新格局。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助力人才供给

2021年,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结合办学实际和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新增了“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和“计算机应用与维修”2个专业,学制5年,并启动实施“3+2”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已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会计电算化、建筑装饰、计算机平面设计等10个专业,形成机械制造加工类、信息类、三产服务类3大类专业群特色。

学校把培养品德优秀、专业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核心,深入探索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推进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专业及课程设置与新兴产业紧密结合,提升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增强学校服务吉安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围绕我市“1+4+6+1”现代化产业,学校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紧盯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前沿,依托原有传统优势专业,通过改造、嫁接、提升,推进精品专业建设。学校不断拓展专业发展领域和方向,加大人工智能、互联网、5G、VR技术以及文化旅游、大健康产业等专业人才培养,持续推进专业设置优化,积极打造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建设硕果累累。学校打通高等院校升学平台,搭建职业培训平台,构建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学校积极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职责,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职业培训。完成计算机、机械类、建筑装饰、服装设计与制作等1000余人次的社会培训任务,完成初、中、高级工鉴定900余人,开展了6期GYB创业培训,培训学员1037人次,合格学员988人,合格率95.27%,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能作用日益凸显。

全面深化校企对接助力产业发展

“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的同学上手快,很快就能适应岗位要求,解决了我们的用工需求。”日前,吉安创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该公司是吉州区引进的“5020”项目之一,主要生产、销售电子元器件、镜片、显示屏等,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远销海外。

2021年,学校为吉州区园区企业输送用工850人次,用工时长达27342个生产日,为园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500万元。2022年,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为本地企业输送技术型人才900余人,200余人与企业签订了长期就业协议。今年以来,学校对吉州区工业园区上百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深入了解各企业主营产业、用工环境、用工需求等,为实习学生“量身定做”实习岗位,并通过实训教学模拟企业生产,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拓宽毕业生实习就业渠道。

为了让教育教学与社会就业无缝对接,学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增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学校依托现有师资力量,立足当前热门行业和吉州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深入开展产学合作,校企对接。学校通过校企两个人才培养主体,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课程共研、师资共享、基地共建等方面深度合作,因地制宜开设课程,着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十三五”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一大批生产、服务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成为推动吉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